为推动本科生深入学术探索、拓宽法学视野、锤炼逻辑表达能力,持续推进法学人才的全面培养,由成人在线
主办,《法制与社会发展》编辑部与《当代法学》编辑部提供学术支持的成人在线
第二届本科生学术论坛在中心校区法学楼成功举办。
开幕式
2025年4月23日13:00,论坛正式开幕。成人在线
副院长、《当代法学》副主编王充教授致开幕辞。他指出,本科生论坛既是同学们检阅学术成果的展示平台,也是训练法学思维、探索现实问题的重要契机。他勉励同学们努力成长为有担当、有作为的法律人。
第一分论坛
第一分论坛关注新兴法治问题。东炜杰同学深入剖析了正常经营买受人规则中“正常经营活动”的认定难题;张航齐同学聚焦于个人数据权益的研究;丁玮宁同学关注到互联网平台用工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问题;廖予铨同学针对未届期股权多手转让出资之首位转让人责任展开研究;易昊坤同学致力于网络游戏规则构成著作权法上“表达”的标准研究;刘琳琪同学着眼于婚前个人不动产婚后增值之归属的研究;杨雨欣同学深入分析了网络主播与经纪公司的法律关系;张紫琪同学关注养老机构不正当使用身体约束侵权责任的认定及损害赔偿问题;李睿涵同学研究了环境侵权因果关系认定的应然模式;张硕同学围绕商标侵权判定中“商标性使用”的地位与认定展开研究。
《当代法学》主编曹险峰教授、经济法教研部董文军教授、民法教研部何松威副教授担任第一分论坛评委。评委们在点评中表示,学生们在写作中展现了积极的学术探索精神,不乏新颖的研究视角和可贵的问题意识,选题大多贴近实务,具有现实意义。几位评委也指出,部分论文在案例分析的深度和理论阐释的逻辑性上仍存在不足,建议同学们应更加注重法学研究的严谨性,努力在事实归纳与法律适用之间建立清晰逻辑链条。同时,他们特别强调了学术规范的重要性,指出注释格式、术语统一与引文权威性等基本功也是法学研究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评委们鼓励同学们在今后的学术道路上进一步夯实写作基础,提升结构组织能力,从学术表达的细节入手,真正实现从“写论文”到“做学术”的转变。


第二分论坛
第二分论坛围绕多个热点问题展开。张瑜尧同学探讨了电子数据真实性审查的机制建构,提出了“同步式—异步式”双元认证机制;李祥荷同学从家庭暴力司法实践出发,探讨防御性紧急避险的适用逻辑;牛玉娇同学就审计制度改革提出间接式三审终审框架建议,寻求稳定与变革的平衡;姜筱雅同学聚焦集体法益刑法保护的理论基础与实务路径;于畅同学讨论了异步审理对集中审理原则的挑战及其优化方案;刘文艳同学深入剖析了第三人撤销之诉的体系定位与完善路径;张派川同学以功能主义为视角,审视我国统一刑法典的立法模式;黄杨皓同学对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与欧盟反补贴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中欧新能源产业的博弈格局及WTO规则的改革契机;庄欣怡同学讨论了辩护律师忠诚义务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困境;刘嘉宇同学则深入研究国际仲裁前置程序的适格性争议,提出仲裁程序优化的若干建议。
成人在线
副院长、《当代法学》副主编王充教授,成人在线
副院长谢登科教授,国际法教研部范冰仪老师担任第二分论坛评委。评委们对同学们立足前沿、聚焦实务的选题给予高度肯定,认为同学们展示出了紧跟时代、关注现实的学术态度,在论题选择上敢于挑战复杂问题,反映出良好的法学敏感性。评委也指出,部分论文选题范围略显宽泛,核心问题不够聚焦,研究深度受到限制。同时,部分同学在论文论证结构方面存在论点模糊、层次不清、理论与实务结合不足的情况。评委们鼓励学生增强表达与脱稿答辩能力,将学术成果转化为结构清晰、逻辑严谨、表达有力的语言呈现。


第三分论坛
第三分论坛主要聚焦数据法、未成年人保护与宪法权利保障、行政执法等议题。杨紫涵同学以国际跨境数据流动为主题,从比较法角度分析欧盟、美国、日本与俄罗斯在数据治理方面的路径差异,并结合中国制度提出改进建议;宋洋同学围绕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的现行困境与平台责任机制展开论述,提出引入“被遗忘权”和构建惩罚性赔偿机制;陈云邦同学聚焦大数据反诈背景下的通信权保障,结合宪法第40条和比例原则,对“保护性停机”等措施进行合宪性分析;高余益同学从“逐利性执法”的现实案例出发,分析其背后的制度逻辑与治理困境,并提出行政法路径下的规制机制;林陈炫同学则关注地方性法规的合法性审查问题,从制度功能视角建构分层审查的操作框架;李业强同学对交通非现场执法中相对人权利的减损及法治应对进行研究;朱芷睿同学对失信惩戒措施的性质与法律控制别有研究;郭鑫平同学重点讨论有关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下行政复议调解的适用路径;胡冬梅同学对行政处罚中小过重罚的司法裁判规则进行创新性论述;刘奕欣同学对与宪法形成性规范相抵触的判断标准提出自己独到见解。
《法制与社会发展》副主编侯学宾教授、宪法与行政法教研部邢斌文副教授、宪法与行政法教研部孟融副教授担任第三分论坛评委。评委们一致认为,本场论文整体呈现出强烈的问题意识与现实关怀,尤其是在热点领域,学生们展现出了出色的研究嗅觉。但也指出,部分论文在研究方法选择与路径设计方面仍不够清晰,存在宏大命题下缺乏具体切入点、论证跳跃等问题。评委们建议学生在研究中要注重“小切口”的价值,从具体情境中抽丝剥茧,以便真正实现学术论证的深入推进,并指出研究要有系统性,提出问题、分析制度与构建回应之间应有完整闭环,鼓励同学们更多使用实证材料和典型案例,提升论证的说服力和落地性。三位评委鼓励青年学者在论文写作中应当不断提升法律语言的精准性与制度分析的批判性,不断在法理与实践的张力中寻找学术突破口。



结语
本科生学术论坛不仅是一场集中展示成果的学术会演,更是一段引导学生转变思维方式、确立问题意识与锤炼表达能力的实践过程。论坛中的每一篇论文、每一次答辩,都是同学们在法学道路上迈出的关键一步。青年法学人以自身的热忱与钻研精神回应现实挑战,也在与教师的交流中不断修正路径、拓宽视野。论坛不仅是论文的舞台,更是思想的试验田,是学生从“学习者”逐渐向“研究者”身份转变的见证。在这里,他们学会以法学语言构建世界,以学术方法洞察社会,也逐渐意识到学术不仅是专业训练,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信仰。未来,他们将带着在本次论坛中积累的经验与自信,继续在法学的世界中耕耘探索,不断以思考回应时代,以笔锋投射信念。成人在线
也将继续搭建平台,鼓励学生敢于发声、勤于思辨,助力更多青年法学人在时代的浪潮中挺立潮头、笃行致远。



附:成人在线
第二届本科生学术论坛获奖名单
一等奖
李睿涵 张瑜尧 高余益
二等奖
东炜杰 刘琳琪 李祥荷
牛玉娇 李业强 陈云邦
三等奖
张 硕 易昊坤 杨雨欣
刘嘉宇 黄杨皓 张派川
朱芷睿 林陈炫 宋 洋
优秀奖
刘奕欣 于 畅 郭鑫平
刘文艳 姜筱雅 廖予铨
庄欣怡 丁玮宁 胡冬梅
杨紫涵 张航齐 张紫琪